二級學科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哈工大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方向是20世紀50年代初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創建的,其前身是電工教研室。 新世紀以來,通過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大科學工程)和2011協同創新機制,圍繞關鍵科學技術及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突出強調傳統電類專業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從事電磁現象的基礎理論研究及基礎交叉技術開發的專業方向。
專業現有教學與科研人員29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和基礎性的綜合工程學科,與其他不同學科交叉融合,面向能源傳輸、高效節能這一國民經濟主戰場,展現了電氣學科新的活力和發展勢頭,注重我國能源的産生、傳輸、使用、控制的熱點問題。主要的研究領域和人員包括:超導電工及其應用,等離子體科學與技術,近零磁環境技術,高品質高效能電機技術,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序号 | 研究所 | 地址 | 主要科研方向 |
---|---|---|---|
1 | 電工新技術研究所 | 科學園C2棟 | 超導電工理論與技術、等離子體科學與技術、近零磁環境技術、高品質高效能電機技術 |
2 |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研究所 | 制造樓6樓 | 電磁場數值分析及測量技術、電力電子及電能變換技術 、高動态目标測試跟蹤技術 |
3 |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所 | 電機樓30035室 |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電動汽車電池管理技術、傳感器、信号檢測與電磁測量 |
知名專家
- 李立毅
教授,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電工新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直線電機、零磁環境裝置等。
- 霍炬
教授,省教學名師。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光電信息處理、飛行器制導控制研究。
- 朱春波
教授,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空氣、海水、空間壞境下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研究。
- 聶秋月
教授,校青年拔尖人才。電工新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放電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研究。
标志性成果
- 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
構建“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完備的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機理等方向的研究條件;揭示空間環境因素作用下物質結構演化的基本規律,健全空間服役行為評價理論分析方法和體系。
- 超導電工理論與技術
構建低溫液氦制冷裝置平台、高溫過冷氮循環制冷裝置平台,形成完備的低溫制冷環境研究能力;建立高溫超導/低溫超導線圈/磁體的全過程制造工藝,形成了完備的超導元件和超導電機的理論分析方法和分析體系。
- 電動汽車動态無線供電技術
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磁耦合機構,建成國内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百米級電動汽車動态無線供電示範工程路段,打破了國外壟斷,投運後在國内外學術界、産業界引起熱烈反響。
- 光電信息轉換與處理技術
高動态目标試驗圖像數據轉換與運動參數解算技術,推進基于光電信息處理的全場動态數據高速獲取技術的實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滿足大型複雜仿真系統和國防工業應用需求。